歡迎註冊 |登錄

Facework廣場校園新鮮事 › 查看主題

3860

查看

0

回復
返回列表

Rank: 2Rank: 2

go

媒體觀察─一窩蜂現象

樓主
發表於 2010-11-9 20:01 | 只看該作者 | 倒序看帖 | 打印
本帖最後由 cbfrabbit 於 2010-11-9 20:30 編輯

媒體觀察─一窩蜂現象

一、前言

目前台灣媒體的生態,不管是新聞、電影、戲劇、節目,一窩蜂的現象無所不在。媒體傳播「一窩蜂」現象好像變成了常態現象,一直無限的周旋著,每天在媒體大篇幅報導渲染下,不論是什麼類型,只要收視率高、口碑好、引起的討論越多,皆被大眾爭相仿效,而且也間接影響了閱聽眾的購買行動。


二、文獻探討

2-1.一窩蜂的起源

       「一窩蜂」最初是一個人的綽號。我國南宋建炎年間爆發了農民起義,有一支起義隊伍領袖叫張迂,他的綽號就叫「一窩蜂」。南末著名詩人陸游在《入蜀記》中就曾記述道:「建炎中,張迂號『一窩蜂』,擁兵過廟下……」這個綽號,大有揭竿蜂擁的氣勢。到了明朝,人們使用「一窩蜂」來比喻人多聲雜的情景。吳承恩在《西游記》第二十八回中就曾寫道:「那些小妖,一窩蜂齊齊擁上。」

        在現代漢語中,從感情色彩上說,「一窩蜂」屬於貶義詞組,而從修辭學的角度看,「一窩峰」又是一種比喻手法,多用來比喻人多勢眾,一擁而上的情勢。現在人們常把許多人亂哄哄地同時說話或行動叫作「一窩蜂」。

2-2.一窩蜂現象

        表現之一:各個社會角落,都有一窩蜂的影子,像是飲食業者:葡式蛋塔、芒果冰,以及前些日子的甜甜圈,流行風潮盲從跟進下瞬間爆發,又瞬間消失。除了業者以市場需求率為賭注,一窩蜂玩著零和遊戲外,民眾也養成「看好就跟」的習性,民眾不分青紅皂白,一窩蜂殺進殺出,此種經濟行為,往往造成「來的快去的也快」的市場熱點快速嬗遞現象。

         表現之二為「模仿、跟隨」,為節省成本,而複製他人成功元素,踏出成功的第一步,但往往只學到(或說抄襲)表象,而非精髓,使得有一卻沒有二,失去個人風格,甚至失去思考「我是誰」自我定位能力,因此很快地遭淘汰,無法走出世界(黎曉英,20062)。發現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、創新能力的匱乏、「集中效應」的商業模式運作下,造就了「模仿趨同」的情勢,只要某個電視台的節目內容創造高收視率,馬上,其他電視台就會蜂擁而上,對優勢節目內容與形成效仿跟風。

        以上現象,皆可視為「從眾行為」,從眾行為最早可以追溯至1930年代,Sherif(1935)的「游動效應」實驗,證實「眾人彼此互動時,到最後行為會趨向一致」。Asch(1951)的「線段選擇實驗」,提出「conformity」,強調「多數效果」(majority sffect):「當多數人有錯誤主張時,團體中之個人仍將服從多數人之意見」。


、結論

        媒體傳播廣泛的發展,電視媒體是我們最常接受資訊的來源,但是這些媒體因為一些商業或是利益考量,會產生一窩蜂報導或是現象,當這些訊息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,馬上能讓閱聽者接受到這些訊息的焦點,然而一窩蜂報導有可能會對從眾的閱聽者產生正面或是負面的思維。

        建立在媒體的訊息必須是客觀中立的,這樣藉由媒體一窩蜂報導出來的正面思維,有助於社會議題的發展或是正向力量,可以打擊犯罪和非正義的事情,也可以促使人民監督政府,避免政治人物玩弄特權。另外以經濟而言,一些消費的資訊,促進了大眾消費,提升了消費力。

        一窩蜂報導有可能是不完整或是片面的立場,也可能是媒體操作下的產物,惡性的炒作新聞,忽略掉事物的本質,這樣對閱聽者會產生較不好的影響,因為從眾效應下,閱聽者會跟從大眾的思想,可能會盲從的聽信訊息而影響到行為,進而做出不理智或是不尋常的判斷。

        一窩蜂報導都有其正反面效益,重點是我們該如果看待這些一窩蜂的報導,多點思辨和分析,不要輕易被媒體的表象操作,也不要盲從的跟隨,才能看清楚事情的真相,吸收到正確的訊息。

附件: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。沒有帳號?歡迎註冊

TOP

練功網 |聯繫我們

GMT+8, 2024-4-28 05:25, Processed in 0.032474 second(s), 8 queries.

Powered by Discuz! X1

© 2001-2010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