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註冊 |登錄

Facework門戶 › 最新消息 › 查看內容

你累了嗎?你該 〝出走〞 還是 〝出去走一走〞!

2010-9-8 15:02| 發佈者: admin| 查看數: 2686| 評論數: 0

摘要: 不要被你擁有的世俗東西,或別人的想法絆住手腳,趕緊去追求你心裡真正想要的東西!……你的時間有限,不要浪費在活別人覺得你該活的人生!

作者: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 方光瑋

上 班族對於「工作倦怠」不用覺得有原罪,自工業革命以來兩百多年,一直是不同時代工作者,要不對學習面對的課題。只是到了知識經濟時代,它又以新的面貌出 現,而克服工作倦怠的方法中,「自我學習」最重要,學習如何獲得新的知識技能、建立新的觀念想法、適應新的生活型態、了解新的人生階段(對每一個人都需要 學習),以下則將上述概念轉化成為具體實務,提供參考!

怎樣評估自己到底只是暫時疲倦,休個假回來就沒事;還是陷入「工作倦怠」?

休假其實不需要冠冕堂煌的理由,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是暫時疲倦休個假回來就沒事,那就休個假試試看,如果回來沒就事了,那也不用想下一個問題:自己是否真的產生「工作倦怠」了!

休假本來就是例行保養,即使沒有狀況,也值得、應得。其實,「工作倦怠」往往是長期負面能量累積的結果,所以,定期休假,某種程度上有防患未然的效果。而且,對自己好一點,真的不需要太多的理由!

但如果休假沒有辦法恢復的時候,該如何進一步評估自己是否真的面臨「工作倦怠」的狀況呢?
根據臨床醫學研究結果發現,工作倦怠現象有五個共同的元素:
1.有不適的症狀如精神或情感精疲力盡、疲勞和消沉。
2.重點是在精神和行為的症狀而非生理症狀(疾病)。
3.是與工作相關的。(引發不適的症狀的關鍵因素【依比例原則】在於工作職場領域相關)
4.症狀出現在正常人身上,而非有精神疾病的人(亞健康狀態)。
5.工作效率降低乃因消極態度及行為。
如果不屬於上述元素所構成的倦怠感,就不屬於工作倦怠討論的範疇了!

一旦確定是屬於「工作」範疇所引起的「倦怠感」時,就可以進一步針對的不同的倦怠感起因,決定如何是該「辭職」or doing something else!

產生工作倦怠的五大因素與迎戰策略
根據臨床醫學研究統計,「工作倦怠」多導因於下述六大因素:
1.工作負荷量過重或難度過高
2.工作中自我認知的掌控權或自主性偏低
3.工作的回饋與預期的落差過大
4.工作中來自人、事(制度)與物(設備)的支持與協助不夠
5.工作中個人所認知的公平性不足
6.個人對工作的價值觀,認同感衝突過強

當個人在工作中面對上述狀況時,常常就會產生「工作倦怠」的狀況,而一般人往往會以「辭職」,作為解決面對工作瓶頸的方式。但是「辭職」,往往不會是面對工作倦怠產生的個人瓶頸時,唯一的選擇,或最佳的選擇!在辭職之前,還有許多可以努力嘗試的方向。

1.迎戰「工作倦怠」的策略,可針對其產生原因與影響程度差異,尋求「當下」最佳的改善方法
1.面對工作負荷量過重的對策
除了換工作,你至少有還有三種選擇會讓自己過得好一點。
首先,你可以試著婉拒無止境的工作指派。
其次,當工作量經常性的大量增加時,你可以要求相對應的經濟回報。
最後,要懂得適時的在同事要求幫忙一下時說NO!如此才不會讓別人偷走了你的時間,而自己最後只落了個「你是個好人」一句話就算了。

2.工作中自我認知的掌控權或自主性偏低
面對這個源自於工業革命後的百年迷思,當代工作者中,白領階層需要培養從團隊合作中,認清個人對於團隊的貢獻與價值的能力。而藍領階層,可以嘗試重新找回傳統的工匠精神,讓自己找回對於工作的中自我認知的掌控權或自主性!

3.工作的回饋與預期的落差過大時
在因此而選擇離職前,你還可以做些努力。
首先,與老闆討論個人的付出與合理的薪資回報標準。其實有時候,老闆不是不願意幫有貢獻的員工加薪,而是忘了重新評估你的薪資成長其實已經不能跟上你的貢獻成長。
其次,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上班族,選擇兼職來為自己加薪。
最後,尋求內部轉調至薪資報酬較高的職務如業務工作。

4.工作中來自人、事(制度)與物(設備)的支持與協助不夠
面對人、事(制度)與物(設備)的問題,有些是轉職所改變不了的問題,或是根本不用轉職。
首先,對人,哪裡都會有你不喜歡的人,或者你自己就是創造那些另你討厭者的那個人。如果你希望有貴人相助,那人生處處是「貴人」(如果貴人的認知不只是對你好的人,還有那些讓你變得更好的人)。

其次,面對制度,「洪水理論」當你越去面對恐懼或不喜歡的問題時,就越有機會解決問題,進而從制度中尋找出生路,甚至優勢。

最後,對於吝於提供高效工作工具的公司,如果值得又負擔得起,乾脆自己買!例如為自己買部好一點的筆記型電腦,讓自己事半功倍。

5.工作中個人所認知的公平性不足
公平是相對的,不是絕對的。與其直著於主觀的公平,不如力求績效的表現,讓自己更有市場價值。

6.對工作的價值觀
如果價值觀涉及從業操守的衝突,那當然就是離職!(安隆事件)


2.如果想休長假(或留職停薪),該怎麼跟老闆談?(可能有些老闆不能接受「倦怠」這種休假理由)
知識經濟中的人力資源管理概念改變,情緒假、彈性工時…因應而生
先 試自己著提出:(1)休長假(或留職停薪)對工作的影響與解決方法(2)休假後可以對工作表現產生什麼價值,如果可以說服自己,才有可能說服老闆,當然有 些問題非個人所能解決,需要制度與主管意志的協助;但千萬別把問題一股腦的丟給老闆,因為或許他也有自己的「工作倦怠」的困擾!
基本上需要思考的幾個可能問題:
(1)如果自己的職務是可以休長假的工作,那是不是也可以撤銷?
(2)休長假對於公司長期的價值是否比短期的影響(業務—如何處理)划算?
(3)你身邊的同事誰要以及為何要幫你分擔?
(4)如何不讓老闆對你產生負面的認知,影響長期發展(抗壓性、責任感…)
(5)休假時間點的選擇(旺季、淡季)
(6)你有足夠的條件休長假嗎?(個人經濟條件)

當代管理者需要的知識:
克 莉絲汀‧馬斯勒博士研究指出,職業倦怠症絕非個人出問題,而是組織與個人互動失調的結果,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對症下藥,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迎擊病源:工 作過量、缺乏工作自主、基本待遇微薄、人際關係疏離、組織待遇不公、工作理念之後,兼顧個人與整體組織結構,改善工作環境,在治標治本的成果下,組織才會 長久。同時,不能只給員工「Get rest」、「Get help」、「 Get out」三條路,應從管理層面著手給予員工輔助,並積極改善組織文化。

3.怎樣維持工作動力?
1.找出對工作的熱情
‧The Last Samurai:「What do you want for me vs. what do you want for your self」

2.熱情是需要紀律的支持!
‧讓有規律與效率的工作型態成為一種習慣!如此,就算遇到一時的情緒低潮,也不會過度影響工作績效,造成負面循環。
‧享受領先的快感!提早準備與執行紀律很重要,永遠先準備好,可以分散壓力,【稻草理論:一根稻草壓不死駱駝,只有最後一根才會】。ex.交報告的習慣,搶教科書 ,但也有禿ㄘㄟˊ的時候!

3.多與跟你有同樣熱情的人互動!
‧上班族多親近正向思考的人,吸收正面能量,將有助於減少倦怠感—104人力銀行,職場萬人迷,正面陽光永遠讓人喜愛。

4.獎勵自己,不要吝於對自己好點!(當生命變成兩倍長時,你不需要過度壓縮)
‧搭計程車
‧有些休閒
‧享受美食
‧買點東西
‧開個冷氣

結論:
好的開始,是成功的一半。所以,如果能先找到自我、找對方向,自然比較能從工作中找到夥伴與樂子!

4.如果是別人(或公司文化、公司制度)造成自己工作倦怠(例如:工作量太大卻沒有相對的回饋、老闆或同事難搞等等),並非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,該怎麼辦?
1.改變自己:檢視三個時間流:
‧環顧過去:尋找最初的感動!是否依然存在(人—自己與它人、事、物)
‧俯首當下:找到存在的意義,不比較、不計較!
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(Steve Jobs):「我人生中每一件事都是一個點,發生當時看不出原因。但在路的盡頭,這些點都會連成一線。」

‧展望未來:設法改變自己(去適應環境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感受自己改變(個人想法期待也會隨生命階段變化而改變)

2.改變別人:
‧對同儕相處:認知人性與差異!(減少認知與落差)
‧對主管分工:溝通合理與期待!(討論目前狀況與未來發展期待)
‧對制度文化:如何移動富士山?(用努力創造改變、用時間等待改變、用心境自己改變)

3.改變環境:
‧改變職務:談輪調
‧改變公司:換工作
‧改變型態:多元就業(創業—一切努力都為了自己、接案—你可以選擇獨善其身、派遣—永遠做自己最有價值的工作)


結論:
‧擁抱轉變,彼得˙杜拉克:「變,是今日社會中唯一的不變」。

‧你可以選擇轉變許多事情,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知道為何轉變!【1945年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,法國文學家 紀德:人生最大的悲哀,莫過於美夢成真之時,卻沒法感受到那股喜悅!】

‧面對轉變,你可以更正面的看待!人性本來就是不斷在變(對未知的恐懼)與不變(對一成不變的厭倦)中尋求平衡。

‧趨勢大師約翰.奈思比:「『轉機』是轉變才有機會。沒準備好,最佳機會就會溜走;就算準備好,但如果不即時行動,別人也會先下手為強。」

‧賈伯斯「不要被你擁有的世俗東西,或別人的想法絆住手腳,趕緊去追求你心裡真正想要的東西!……你的時間有限,不要浪費在活別人覺得你該活的人生!(特別是專家的建議!!!)」


路過

雷人

握手

鮮花

雞蛋

最新評論

練功網 |聯繫我們

GMT+8, 2024-3-29 18:12, Processed in 0.013472 second(s), 10 queries.

Powered by Discuz! X1

© 2001-2010 Comsenz Inc.